●2013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達到3734.88億元,廣播電視廣告收入達到1387.01億元,收入的增長速度放緩,增速比去年下降3.93個百分點。
●2013年全國電視劇總投資103.7億元,紀錄片制作生產投入13.03億元,同比增長近三倍。紀錄片行業總收入約23億元,三年翻了一番。
●2013年電影生產總量達824部,其中故事片638部,院線上映國產電影增加至326部。全年電影票房收入217.69億元,同比增長27.51%,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收入127.67億元,同比增長54.32%。在2013年新增的近47億元票房收入中,國產影片貢獻率高達96%,成為拉動電影市場規模擴大的主要力量。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2014》由“總報告”、“發展報告”、“專題研究報告”、“個案分析報告”及“附錄”五大部分組成?!翱倛蟾妗苯y領全篇,呈現了2013年中國廣播影視發展的新態勢,分析了面臨的新形勢,并對未來的發展新趨勢作出判斷?!鞍l展報告”從新聞宣傳、公共服務、廣電產業、電影產業、視頻新媒體、技術發展應用、國際傳播交流等七個方面展現2013年中國廣電行業改革發展的軌跡;“專題研究報告”深入剖析廣電行業改革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如中國夢主題影視創作、現代傳播體系構建等;“個案分析報告”選取行業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如漢字聽寫類節目的創新、藍海電視走出去等等。
2014年廣電藍皮書是連續初版的第九部廣播影視年度發展報告,致力于記錄和研究中國廣播影視的發展軌跡,成為海內外和行業內外了解中國廣播影視實踐進程的重要窗口及研究中國廣播影視發展改革的權威平臺。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年廣電藍皮書主編楊明品在藍皮書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廣播影視發展取得顯著進步,2013年廣播影視事業建設加快升級,產業發展加快轉型,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績。2013年全國廣播影視發展的主要成就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國廣播電視新聞宣傳以及節目創新創優取得重大突破。首先新聞宣傳全面創新,影響力公信力明顯增強。在重大報道方面,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日趨成熟,反映及時,報道主動,引導有力。導向鮮明,百姓視角,生動感人。在日常報道方面,深入開展走轉改,加強民生新聞報道,現場體驗、調查,及時報道。在報道方式方面,大數據的方式打動推動傳統廣電與新媒體資源共享聯合互動和拓展延伸,提高了宣傳實效。其次節目創新創優取得突破。在娛樂價值和教育價值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結構進一步優化,更好地滿足了觀眾多樣化的收視需要??傮w品質明顯提升,一批綜藝節目以專業品質贏得了大眾市場,不斷推高中國綜藝節目的水準,品牌效應大幅度提升。最后,節目原創成為新主題。中國的節目模式市場基本形成,一批模式走出國門。
(二)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跨入全面升級新階段?,F在廣播影視傳播體系加快升級,2013年全國廣播電視向數字化、網絡化、融合化加速演進,成為國內國外相結合,無線有線互聯網多種手段并用,監管等日益完善的傳輸覆蓋體系。到2013年底,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7.79%和98.42%,廣播影視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有線廣播電視用戶2.29億,入戶率達到54.14%,數字電視用戶1.72億戶,占有線廣播電視用戶的74.95%。
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升級,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設播出機構2568座,公開辦4199套節目,其中廣播節目2863套,電視節目1336套,中央、省、地三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批準開辦的高清電視頻道達到50個。全國范圍內高薪節目播出規模擴大,惠民工程扎實推進,推進了廣播服務均等化標準化進程。八個省區基本上實現戶戶通。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由流動放映到定點放映,由室內外放映向室內放映。2013年底,全國共有農村電影數字院線公司249條,影片訂購870萬場,觀眾共計15億人次。西新工程第五期建設的30多個項目啟動實施。
(三)廣播影視進入結構調整和全面轉型階段。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達到3734.88億元,創收收入3242.77億元,同比增長15.67%,增幅比上年降低2.56個百分點。廣播電視廣告收入達到1387.01億元,增速比上年下降3.93個百分點,廣播和電視廣告增速分別降到2.74%和6.97%。全國每個用戶月平均收入值27.5元,比上年增長7.3%。創收收入結構逐漸優化,傳統收入下降,而新型業務理論上升,版權商業模式加速成長,這是廣電商業模式轉型和產業增長的新的重要標志。
全國廣播電視節目開始平穩發展,進一步優化公益類、文化類節目,節目理論有所提升。2013年電視劇總投資103.7億元,紀錄片制作生產投入13.03億元,同比增長近三倍。紀錄片行業總收入約23億元,三年翻了一番。電視劇動畫片產量理性回歸,數量減少,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應用產業持續高速增長,票房發生大變化。2013年電影生產總量達到824部,其中故事片638部。院線上映的國產電影達到326部,全年票房收入217.69億元,同比增長27.51%。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收入127.67億元,同比增長54.32%,占總票房收入的58.65%。在2013年新增的近47億元票房收入中,國產電影貢獻率高達96%,成為拉動電影擴大規模的主要力量。
(四)視聽新媒體迅猛發展推動媒體融合加速深化。網絡融合、平臺融合已經形成,社交化成為新媒體的理念和基本的傳播架構。新媒體運營商加大版權建設力度,打造多屏互動平臺,不斷創新,在與傳統媒體融合過程中引導消費行為模式的改變,改變了視頻傳播格局。視頻新媒體產業加速。2012和2013年出現的并購數量比前年有大幅度的提升,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跨界整合和打通產業鏈縱向整合。擁有較多用戶的渠道商成為產業追逐的。
(五)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速升級。國家一流媒體建設再上新臺階,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臺海外頻道有了重大的進展,全球全國網絡基本上形成。截至2013年底,中央電視臺因為六個語種七個國際頻道,節目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臺擁有海外分臺95家,48個國家和地區。本土化市場化國際機制初步形成,中央電視臺和中央國際廣播電視臺市場化的探索成功,效果明顯,國際傳播節目內容廣泛到達向增收影響轉變。國有媒體加快建設全球新聞采編網絡,節目影響力更強。以藍海為代表的傳播渠道,同西方媒體直線競爭成為講出中國故事蓬勃發展的新生力量。電影組織新階段,民營電影機構進出好萊塢謀求新的發展。
(六)政策創新有力提升管理科學化水平。通過中國頻道節目編排進行結構化管理,明確提出發揮節目播出比例,實現播出節目的標準化。引進海外模式同質化綜藝節目應適量,鼓勵本土內容。尤其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嚴格規范市場持續,促進行業發展既繁榮又有序。
綜合對2013年國內外廣播影視發展情況的研究分析,楊明品在發布會上表示,媒體融合、產業轉型、服務升級,廣播影視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藍皮書對今后廣播影視發展的總體趨向做出如下分析:
(一)傳統廣電媒體與視聽新媒體融合加速,視聽新媒體格局即將形成。視頻傳播新格局即將形成,主要管理機構將走向全媒體機構播出機構走向網絡化平臺化社交化運營,廣電媒體將著力于多媒體多業務發展,建設報刊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多種媒體形態寫頭互助全媒體,加快調整內部組織架構以及內容生產忙是打造現代全媒體運營商。 加快健全電影運營商,網站運營商,技術服務商,中間生產商,以及視頻產業各個環節,市場化程度大幅度的提升。促進傳統媒體和國有媒體產業發展壯大。加快推進體制創新,支持市場機制進行產業運營,支持吸納社會資本開展資本運作向混合體制轉變。重要媒體機構實行特殊管理機制,行業管理加上傳媒業務全覆蓋,建立覆蓋所有視頻傳統也沒的統計指標和管理體系,加快向視頻傳媒一體化演進。
(二)現代視聽傳媒產業轉型加速,將持續高速增長。一是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傳媒產業進一步高速增長。媒體融合使傳統廣電媒體與新媒體消融,一體化發展的視頻傳媒產業,商業模式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傳統廣電行業發展建設將持續趨同,融合產業將進一步快速發展。影視版權收入增長并成為視頻傳媒產業總體高速增長,廣告價值進一步顯現。商業模式多元化,收入將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電影票房未來十年仍將高速增長。藝術電影消費成長加快形成,影視產業將由國內市場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轉變。產業規?;s化水平有望加快提升,金融資本多產品和要素市場進一步成熟。產業生態圈經營從產業巨頭,產業鏈充足構成新的視頻傳媒戰略宣傳,視頻傳媒產業上優勢進入,向上下有獻延伸,連接各產業環節給構件自我循環和產業群,形成平臺加內容加應用的產業模式,謀求收益最大化。視頻媒體之間并購充足繼續向內容與終端兩個方向傾斜。并購充足就是優勢媒體將逐步向規?;?、集約化、專業化、綜合化大型傳媒產業進行演進。
(三)夯實政策保障,現代廣電公共服務體系將全面升級。傳輸覆蓋內容服務加上標準化綜合化的發展。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廣播影視公共服務中,公共服務的數字化水平將大幅度地提升,促進廣播服務均等化、標準化一系列的建設。公共服務文化立法加快,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進入了制度化發展階段。廣播影視公共服務的運行,將從依靠政府推動向依靠法律保障升級,實現服務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中國廣播影視公共服務制度有望在未來十年左右基本上形成。廣播影視公共服務中國模式將趨于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