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到7月初的熒屏大戰里,眾多佳劇令人應接不暇。暑期本該是重播“西游”“甄嬛”和“小燕子”的時候,今年卻讓大量獨播新劇搶盡了風頭。不僅僅是幾家傳統的一線衛視,山東、江西等眾多二、三線衛視也適時加入到獨播陣營當中,這直接導致了同一檔期的電視劇數量猛增,觀眾難以抉擇。緣何會有眾多獨播劇同時上檔,難道衛視在為“一劇一星”時代提前預熱,或者“一劇一星”已經突破了“一劇兩星”的過渡期,提前到來了?
獨播劇比例高達77%
據統計,目前正在衛視播出的首輪劇共有9部,而其中以獨播形式呈現的就有7部,占總數的77%,這其中不乏《相愛十年》、《金牌律師》、《戀戀不忘》這類品相不俗的作品,但也有像《錯兒》一樣,完全無熟悉明星加盟的電視劇,而近期年代動作大戲《十月圍城》以及生活劇《愛的多米諾》仍是以4家衛視分銷的形式出現。
據業內人士統計,2010年至今,已經有70%左右的省級衛視涉足獨播劇,而之前這個比例不足30%。獨播劇同時上檔的比例,在此前的衛視播劇史上最多時也不過40%左右。該業內人士分析稱,省級衛視獨播劇趨勢正在向前推進,但此前一直推進較緩的原因是獨播的風險很大,從各個平臺首輪獨播劇的播出情況看,除了湖南衛視,能達到65%以上成功率的省級衛視只有四川、江蘇、安徽和浙江有限的幾家,而隨著各家衛視的獨播經驗越來越多,即便在“一劇兩星”的情況下,市場上仍有可能會同時出現大量獨播劇作,這也是衛視出于自身戰略及長期發展而考慮的。
事實上,這么多衛視敢于玩獨播,并不是一時頭腦發熱,不少衛視早就在幾年前,就開始做鋪墊,都已成長為玩獨播的行家能手。例如江西、四川、山東幾家非一線衛視,其實都有自己的獨播傳統。其中,江西衛視自2012年6月將其黃金劇場定位為女性“獨播劇場”后,同期收視提升50%,2013年全年,江西衛視黃金時段就將首輪獨播大劇提升至八成,該衛視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西衛視2014年仍然打出了獨播戰略,未來仍將在獨播劇方面發力。四川衛視更是在2008年就確立了獨播戰略,自2010年獨播劇《雪豹》榮登省級衛視同時段收視排名第一之后,四川衛視更是以戰爭類、諜戰類題材為主,憑借《毒刺》、《軍統槍口下的女人》、《烈火》、《瑤山大剿匪》等劇取得了收視佳績。而山東衛視的獨播路線也自從2007年業已開始,走差異化路線的山東衛視以情感劇、鄉土戲見長。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衛視的獨播劇均為沒有大牌主演的劇,但憑借準確的定位,仍能夠獲得大量觀眾的支持。
獨播不等于高收視
眼下,或許受到了世界杯的影響,養精蓄銳的球迷為了深夜一搏,紛紛放棄了電視劇黃金檔。在電視劇整體收視低迷的狀況下,衛視大劇收視能夠破1已是相當不錯的成績。而這些能夠破1的獨播劇還是集中在一線衛視,二線衛視即便獨播,也很難獲得高收視,有時甚至會被二輪大劇趕超。當然,并不是所有一線衛視的獨播劇都有收視保障。
《相愛十年》在湖南衛視播出后收視率不斷上升,僅次于江蘇衛視獨播劇《濤女郎》,在收視排名中位列第二,然而這一數字顯然不能令湖南衛視滿意。在《濤女郎》播完之后,《相愛十年》緊接著又被浙江衛視獨播劇《戀戀不忘》壓制,連續數日收視排名維持在第二、三位,始終未能沖至第一位。之后情況更不妙,《相愛十年》不僅被江蘇衛視全新獨播大戲《絕愛》擠掉了老二的位置,甚至被四川、重慶兩家衛視分播的諜戰劇《冒牌英雄》等甩在身后,收視率竟然跌出前5名。同樣遭受收視滑鐵盧的還有東方衛視,接連兩部獨播劇《一又二分之一夏天》和《金牌律師》,僅僅分別位列第八、九名。
據知情人透露,本輪獨播湖南和東方兩大衛視均收視不濟以及獨播劇扎堆的現象,或許是受到了“中國夢”推薦播出劇目名單的影響,眾多確定了檔期的分播劇目臨時被換下,而接檔的新劇又難以在短時間內與其他衛視談攏,獨播劇因而成為了衛視的有效解決辦法,再加上獨播成本過高,衛視只能在有限的預算內選擇合適的劇,造成目前獨播無大劇的狀況。
從近期各衛視獨播劇的收視戰報來看,能夠沖在最前沿的始終是一線衛視,湖南及東方的偶爾失足并非代表著全盤皆輸,一線衛視在選劇方面仍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江蘇衛視總編室副主任劉原表示,盡管江蘇衛視自2008年確立了大劇獨播的目標以來,近年來保持著80%、90%的獨播量,但她并不認同“一劇一星”會提前到來。
二、三線衛視蓄勢待發
幾家正在進行著獨播劇的衛視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數陳述了一個觀點:“我們向來有著獨播的傳統,無論‘一劇兩星’還是‘一劇一星’,對我們的影響都不會很大?!?/span>
然而在自信的言語之下,各家衛視又從來不會放棄對一線大劇的追逐。從接下來各衛視排播情況來看,張國立、蔣雯麗主演的《愛情最美麗》,姚晨、吳秀波主演的《離婚律師》等大劇仍然采用了4家衛視聯播的方式,江蘇、浙江、安徽、天津、深圳都參與到其中。而在“一劇兩星”政策到來后,一、二線衛視將會陷入到不同的尷尬境地。
一線衛視能夠像他們期待的那樣,將單集售價數百萬的劇目演變出新的商業模式分攤壓力嗎?如若不能,憑借兩家或者一家之力,一線衛視能有多少資金面對這場豪賭呢?二線衛視的處境將更加尷尬,放棄大劇無異于繳械投降,播大劇,廣告收益無法超越一線衛視,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收支壓力。在多重矛盾沖突下,本輪獨播劇的生態或許能為衛視接下來的發展帶來一些啟示:走差異化路線,選擇適合本臺收視群體的作品,甚至二、三線的衛視聯合起來自制劇目。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在“一劇兩星”政策出臺時,曾有聲音唱衰二、三線衛視的生存空間,但就目前來看,一線衛視的大劇戰略在收視上并不能占到多少便宜,倘若選片精準,能夠吸引到大量類型劇的受眾,二、三線衛視憑借沒有明星、名導的獨播劇,或許也能夠在收視上分得一杯羹,能夠獲得相應的收益。